快乐阅读苑
公鸡的脸红了
兔子、鸭子、松鼠是公鸡的邻居。
一天早上,兔子来找公鸡,对公鸡说:“我要上街买菜,请借一只篮子给我吧!”公鸡说:“我要自己用,不借!”
一天中午,鸭子来找公鸡,对公鸡说:“你的嘴尖,请帮我解开头上的蝴蝶结吧!”公鸡说:“我要吃饭了,没空!”
一天晚上,松鼠来找公鸡,对公鸡说:“明天天一亮,我要上山砍柴,请叫我一声吧!”公鸡说:“我没力气,不叫!”
有一天深夜,又刮大风,又下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刮跑了,公鸡急得又叫又跳。这时候,兔子、鸭子、松鼠赶来了,帮助公鸡一起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止了,屋顶修好了。公鸡望着他的好邻居,脸红了。
1.(  )、( )、(  )请公鸡帮忙。
2.公鸡不给邻居帮忙,是因为:
A公鸡很忙。 ( )
B公鸡很小气,自私。  ( )
3.公鸡为什么脸红了?它以后会怎么做呢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填空。
(1)( )在前面带路,( )吹向我们。我们像( )一样,来到( )里,来到( )上。
(2)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 )。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春节的来历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小题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小题2】文中是如何介绍“年”的?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小鸟在前面带路,
风儿吹向我们。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
像朵朵花儿开放。
【小题1】这段文字共有( )句话。
【小题2】为什么把“我们”比作春天?
【小题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家乡四季
家乡的四季多姿多彩,让我十分难忘,那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春天的时候最美丽。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一切事物的生命都从那一刻起充满了勃勃生机,柳梢抽出了嫩芽,河里的冰也化开了,就连小燕子也从遥远的南方飞回了这里,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欣欣向荣,几乎每年春天我都和同伴们一起去踏青,观察家乡的变化。
炎热的夏天,往往使人们变得懒惰,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却一刻也闲不住,与伙伴们一起上山捕蝉捉蝴蝶,累了就到树木里休息,林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那里有好多种小鸟栖息繁衍,还有许多金灿灿的野花,蝴蝶和蜜蜂在空中翩翩起舞,到处鸟语花香。
大雁南飞,秋天已到,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也跑到了山上,不为别的,就为了吃到山上的野果子,采到野蘑菇,虽然大地会慢慢失去往日的风采,但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得到了大地的恩赐与奖赏。
寒冷的冬季是一片白色的世界,到处都是银妆素裹,景色十分迷人。当然这也为我们营造出热闹的气氛,我们打雪仗,堆雪人……所谓“人老心不老”,就连六七址岁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出来和我们一起运动一起玩耍。
家乡四季的景色虽不及远近文明的风景名胜,但它却蕴含了许多童年真情在其中,我喜欢!
【小题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小题2】照样子写词语。
翩翩起舞:         
金灿灿:         
【小题3】春天,家乡的景色有什么变化?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小题1】这段文字共有( )句话。
【小题2】京京的家乡在哪里?都有什么?
【小题3】你爱家乡吗?你的家乡有什么?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根据课文填空。
(1)涛涛的家乡在( ),他画的海那么( ),那么( )。
(2)山山的家乡在( ),他画的山那么( ),水那么( )。
(3)平平的家乡在( ),她画的平原( ),( )。
(4)青青的家乡在( ),她画的草原( )。
(5)京京的家乡在( ),她画的城市( )。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快乐阅读苑
聪明的韩愈
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他小时候,在家乡读书。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学生们便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老师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用火柴把蜡烛点燃。老师见了,高兴得连连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韩愈是我国()代著名的( )
2.填上合适的量词选项。
一( )蜡烛 一( )竹子 一( )铜钱
一( )屋子 一( )树苗 一( )东西
3.老师为什么很失望?因为( ),所以老师很失望。
A.学生们买来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B.学生们不好好读书。
C.学生们调皮。
4.韩愈买了什么东西?
A.蜡烛
B.竹子
C.树苗
5.老师见韩愈把蜡烛点燃,高兴得连连夸韩愈聪明,是因为( )。
A.别人买的是一样东西,韩愈买了两样东西。
B.蜡烛把一间屋子都照亮了,也就是说屋子都装满了光亮。
C.其他学生买的东西贵,韩愈买的东西便宜。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苑
蜻蜓的知识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
蜻蜓身体瘦长,在空中飞翔时既轻盈又灵巧,就像是一架迷你小飞机。夏日,蜻蜓经常嬉戏于靠近水面的空中,人们把这种优美的姿势称之为蜻蜓点水。蜻蜓点水是在喝水吗?不是,那是它们在往水中产卵呢!
蜻蜓有多少只眼睛?
蜻蜓的两只复眼非常大,占据了头部的大部分。它的每只复眼由1—2.8万只小眼睛组成,这些小眼睛的数量大约是其他昆虫的10倍。大多数昆虫都是高度近视,但是蜻蜓是属于视力较好的,能够看到五六米远的物体。
蜻蜓为什么比其他昆虫飞得快?[:学&科&网]
在蜻蜓的背部,有能够使蜻蜓翅膀不断拍打的强有力的肌肉。大多数昆虫的翅膀都是前后一起同时上下运动,蜻蜓却不一样,前一对翅膀是稍向上方拍动,后一对翅膀是稍向下方拍动,这有利于它飞行。
哪种蜻蜓生命最短?
在蜻蜓中,有一类叫蜉蝣的。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水中,大约有1-6年。成虫有两对翅膀,尾部有丝状物,它的寿命很短,最多的能活一个星期,大多数只能活几个小时。
1. 蜻蜓身体瘦长,在空中飞翔时既轻盈又灵巧,就像是
2. 蜻蜓是属于视力较好的,能够看到 远的物体。
3. 蜻蜓的前一对翅膀是稍向 拍动,后一对翅膀是稍向 拍动。
4. 蜉蝣的寿命很短,最多的能活  ,大多数只能活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按要求填空
1.“童”字的笔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   )画,第三笔是_________。
2.《所见》和《小池》描写的是 季的事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