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直线MN∥EF,Rt△ABC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MN上,顶点B在直线EF上,AB交MN于点D,∠1=50°,∠2=60°, 求∠A的度数.
当前题号:1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在△ABC中,∠ACB=90°,过点CCDABD,∠A=30°,BD=1,则AB的值是(  ).
A.1B.2C.3D.4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已知:△ABC中,∠B=50°,∠C=7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E点.求∠EAD的度数.
当前题号:3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在△ABC中,AF平分∠BAC,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B=70∘,∠FAE=19∘,则∠C=( )度.
A.19∘B.24∘C.35∘D.16∘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问题情境:如图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D⊥BC于点D,可知:∠BAD=∠C(不需要证明);
(1)特例探究:如图②,∠MAN=90∘,射线AE在这个角的内部,点
A.C在∠MAN的边AM、AN上,且AB=AC,CF⊥AE于点F,BD⊥AE于点B.证明:△ABD≌△CAF;
(2)归纳证明:如图③,点B,C在∠MAN的边AM、AN上,点E,F在∠MAN内部的射线AD上,∠1、∠2分别是△ABE、△CAF的外角.已知AB=AC,∠1=∠2=∠BAC.求证:△ABE≌△CAF;
(3)拓展应用:如图④,在△ABC中,AB=AC,AB>BC.点D在边BC上,CD=2BD,点
C.F在线段AD上,∠1=∠2=∠BAC.若△ABC的面积为18,求△ACF与△BDE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当前题号:5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交BA延长线于点E,若∠BAC=100°,∠B=42°,则∠E的度数为(  )
A.27°B.28°C.29°D.30°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MBC和∠NCB是△ABC的外角,点O是∠MBC和∠NCB的平分线的交点,点O叫做△ABC的旁心.

(1)已知∠A=100°,那么∠BOC等于多少度;
(2)猜想∠BOC与∠A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当前题号:7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概念学习
规定: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等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那么称这两个三角形互为“等角三角形”.
从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一个顶点引出一条射线与对边相交,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分得的两个小三角形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与原来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角分割线”.
理解概念

(1)如图1,在Rt△ABC中,∠ACB=90°,CDAB,请写出图中两对“等角三角形”.
概念应用
(2)如图2,在△ABC中,CD为角平分线,∠A=40°,∠B=60°.求证:CD为△ABC的等角分割线.
(3)在△ABC中,∠A=42°,CD是△ABC的等角分割线,直接写出∠ACB的度数.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知识链接:
“转化、化归思想”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化归”通常可以实现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1)问题背景:已知:△ABC.试说明:∠A+∠B+∠C=180°.
问题解决:(填出依据)
解:(1)如图①,延长AB到E,过点B作BF∥AC.

∵BF∥AC(作图)
∴∠1=∠C( )
∠2=∠A( )
∵∠2+∠ABC+∠1=180°(平角的定义)
∴∠A+∠ABC+∠C=180°(等量代换)
小结反思:本题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把三角形的三个角之和转化成了一个平角,利用平角的定义,说明了数学上的一个重要结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类比探究:请同学们参考图②,模仿(1)的解决过程试说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3)拓展探究:如图③,是一个五边形,请直接写出五边形ABCDE的五个内角之和∠A+∠B+∠C+∠D+∠E= .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4,则最小的内角为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