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①“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俄而雪骤
(2)白雪纷纷何所似
【小题2】翻译画线的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小题3】课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气氛?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小题4】你认为“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 |
B.白雪纷纷/何所似 |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D.君与家君/期日中 |
(1)拟(_______________) (2)期(____________) (3)顾(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陈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林道人诣谢
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 ”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发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小题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 |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 |
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
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
【小题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咏雪》中的“兄子胡儿”即《林道人诣谢公》中的“东阳”。 |
B.《咏雪》文末的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是对谢道韫的赞赏。 |
C.《林道人诣谢公》文末谢公所说的话,是对王夫人的赞颂。 |
D.从选文可见,《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人物言谈轶事,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传神。 |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1)太丘舍去 (2)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翻译句子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友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小题4】“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论和行为应当诚实,真实,不存在虚伪、欺诈。《说文》:“信,诚也”。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也提到“_______________?”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就是讲诚信。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 夫君子之行 |
B.太丘舍去 意与日去 |
C.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D.元方入门不顾 顾野有麦场 |
A.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
B.则是无礼 淫慢则不能励精 |
C.下车引之 得一人之使 |
D.去后乃至 屠乃奔倚其下 |
A.文章语言精炼,仅一百来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 |
B.文中对陈元方的刻画,主要是通过“惭、下、引”三个动词及两句对话来完成的。 |
C.陈太丘是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而友人“日中不至”,当然是失信了。 |
D.文章篇幅虽短,却能在尺寸间起波澜,加之人物情态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周宅酆、镐①,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候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酆(feng):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ào):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②高葆:堡垒类的建筑物。【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
(3)褒姒大说(________________) (4)因数击鼓(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诸侯兵数至而无寇
【小题3】(甲)文中的“友人”已经知错,“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
【小题4】结合(甲)(乙)两文,请你谈谈对“守信”的看法。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见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 |
D.《咏雪》最后一句点明“兄女”的身份,表达出作者对谢道韫才情的欣赏和认可。 |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期日中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3】文末友人为什么“惭”,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____
(2)尊君在不:____
(3)下车引之:____
(4)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 |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①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节选自《荀子·不苟》)
(注释)①知:同“智”,智慧,聪明。【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太丘舍去____
(2)友人惭____
(3)下车引之____
(4)元方入门不顾____
(5)不诚则不能化万物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小题3】(甲)文段强调了“____”和“____”的重要性,(乙)文段强调了“____”的重要性。(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小题4】请你就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