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绩的《野望》一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A.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也抒发了思亲念乡情怀。
B.“徙倚欲何依”中的“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C.“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随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D.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的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小题1】课文选自由南北朝时 (人名)所编撰的《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俱。
【小题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同乡人“更相庆”是因为他们以为周处和蛟龙都已死了。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骨子里所具有的英雄侠气。
C.本文主要通过“杀虎斩蛟”和“寻访二陆”两件事表现人物个性。
D.本文通过周处的事例告诉我们:江山易改,本性也可移。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课本推荐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茵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小题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因匿名信事件和______________事件,作者决定______________。
【小题2】选段中,作者做了哪儿件事来纪念他?
【小题3】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性格。
【小题4】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范爱农》两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情境雄健,语言壮丽,体现了豪放派的风格。
B.这首词从实、虚两方面来表达情感,起笔“醉里挑灯看剑”是通过实写表达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之情。
C.“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D.“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小题2】这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B.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因思杜陵梦,鬼雁满回塘。
(2)诗句“马作的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小题2】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山喻阻遏之严重。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含有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D.后两句诗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完成下面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下列诗句,其中描写暮春景色的一句是:
A.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D.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2)指出《钱塘湖春行》一诗押的什么的?并围绕本诗中一句对仗句做简单赏析。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孤山寺”“贾亭”交代春行路线,“初平”“低”将湖、岸、云巧妙连在一起。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春天的禽鸟,“几处”说明数量少,与“早莺”的“早”相照应。
C.颈联中的“乱”“迷”传神地写出春花的特点、游人的感受,“渐”“才”写出花草向荣的趋势。
D.尾联中的“行不足”指作者因体力不支,走不到湖东尽头,只好在白沙堤旁的杨柳下歇息。
(2)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为人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古诗《黄鹤楼》,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____,抒发了______之情。
【小题2】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颔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
B.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阳光、绿树、芳草、沙洲,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C.尾联以抒情作结,傍晚烟雾升腾,江面凄迷,凝眸远望,不见故乡,愁绪顿生。
D.本诗所写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朦胧凄迷,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