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电功的实质
-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 + 电功率
- 小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 电功率计算式的应用
-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 电器的电功率
- 常用电热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标有“220V 40W”和“36V 40W”的两只电灯都正常发光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20V 40W”的灯较亮 |
B.“36V 40W”的灯较亮 |
C.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所以亮度不同 |
D.两只灯的亮度相同 |
某家用电灭蚊器的发热部分使用了PTC发热材料,它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热体直接连入家庭电路,当发热体的温度为60℃时,则此时电功率为___________W,如果这只电灭蚊器的平均电功率为5W,按一天工作10h计算,这只家用电灭蚊器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电能________kW.h;当发热体温度继续上升时,它的电功率_______________(最后一空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致远同学为探究“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他找来额定电压均为6V的L1、L2两盏灯泡,将两灯串联起来,按如图所示电路开始实验探究,闭合开关后看见灯L1发光,灯L2几乎不发光,则两灯的电阻R1_______R2、两灯的额定功率P1_______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电阻R1、R2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3,如果 R1、R2串联在电路中,则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A.4∶3 | B.3∶4 | C.16∶9 | D.9∶16 |
有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U1升高到U2,电流变化了I,请问功率变化了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用含有U1,U2,I三个字母的式子表示
把标有“12V 6W”的灯泡甲和“24V 24W”的灯泡乙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其中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只没有达到其额定功率(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电源电压为36V |
B.两灯泡的总功率为30W |
C.电路中电流为1A |
D.甲灯的实际功率等于乙灯的实际功率 |
接通电路,加在某玩具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用手将电动机转轴捏住使其不转,电动机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消耗的电功率为P1;松手后电动机正常工作,消耗的电功率为P2,则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上消耗的机械功率为
A.P2-P1 | B.P2 | C.![]() | D.![]() |
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据图象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甲、乙两元件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1 |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2W |
小刚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A为托盘,P为金属滑片且固定在托盘下的轻质弹簧上,并能随轻质弹簧一起上下滑动,当托盘中不放物体时,P位于R的最上端。已知R0=5Ω,R的最大阻值为25Ω,电源电压恒为3V。问:

(1)图中的质量表应该用什么电表改装?
(2)当开关S闭合,不称量物体时,通电5min电阻R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当称量物体质量达到最大值时,R0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1)图中的质量表应该用什么电表改装?
(2)当开关S闭合,不称量物体时,通电5min电阻R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当称量物体质量达到最大值时,R0消耗的功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