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接触过几种循环,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中水分子质量和水分子的能量都不变
B.二氧化碳的循环与大自然的森林绿化面积无关
C.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
D.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的CO2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所指过程的含义:________;   
(2)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CO2,放出氧气,另一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⑦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在日光的作用下转化成了O2。臭氧是淡蓝色气体,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两个角度,分析氧气和臭氧的相同点、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法:用图像等方式将复杂的事物简化。如地球上水的运动过程可用“水循环示意图”表示,图中①表示为________。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________。   
A. 地下水补给湖水B. 水库C. 跨流域调水D. 海陆间大循环
(3)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你学过的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
A.变化观:只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是(  )
①燃料燃烧  ②光合作用③动植物呼吸  ④微生物分解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变化看,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有本质区别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图表示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集成实验舱内存在的一个碳氧循环过程,图中空格处是指研究员的______作用。从生态系统成份看,仅有图中的成份能否维持该系统的碳氧平衡?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尽管使用生物燃料对于环境有好处,但化石燃料仍然广泛使用.下面的表格比较了燃烧石油和乙醇时所释放的能量和CO2。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乙醇是一种生物燃料.
燃料
1克燃料释放的能量(千焦)
燃烧产生1千焦能量释放的CO2的质量(毫克)
石油
43.6
78
乙醇
27.3
59
 
依据表格,从产生相同能量所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的数据看,石油明显高于乙醇,但是很多人还是更喜欢使用石油而不是乙醇,原因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___。
(3)2016年4月22日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17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_____(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看,__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有本质区别。
(2)用学科观念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且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图表示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集成实验试验舱内存在的一个碳氧循环过程,图中空格处是指研究员的________作用。从生态系统成份看,仅有图中的成份能否维持该系统的碳氧平衡?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