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声和电磁波都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杯弓蛇影”、“如影随形”、“形单影只”中的影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C.油罐车的下面拖着一条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
D.冬天路面湿滑,车辆要低速慢行,是为了减小惯性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 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___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3)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表。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位于“C位”的浙江园打造了新时代、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画卷展示了“美丽浙江”风采。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金鱼看起来很“浅”B.假山的倒影C.阳光穿过树木D.喷泉附近出现彩虹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在月球上“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则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的基本位置应该是下列各图中的(   )
A.
B.
C.
D.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______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呈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_______(选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明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D.倒影一光的折射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光是(    )
A.三角形B.五角形C.圆形D.方形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科利用空易拉罐做了两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证明了_____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景物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