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 波
- 声音
- 光和颜色
- 光的反射和折射
- 透镜和视觉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右图为发光点S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
(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B.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少噪音 |
C.声音的传播不具有能量 |
D.通过声音的响度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乐器 |
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
B.透过装水的矿泉水瓶看到放大的文字 |
C.通过湖面反光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
D.太阳光透过叶子会在地面有一个圆形的光斑 |
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次数 | 1 | 2 | 3 |
材料 | 玻璃 | 玻璃 | 水晶 |
凸起程度 | 较小 | 较大 | 较大 |
焦距/cm | | 8.0 | 4.0 |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蓝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右图为发光点S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的位置情况。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____)
(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_____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两小题:

(1)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____)
(2)推导证明S'点和S点到平面镜距离相等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