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的徐老师,平时不需戴眼镜,但批改作业时需戴眼镜,他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作出如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①这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________(填写:“远视眼”或“近视眼”),不能看清________(填近处或远处)的事物。
②若要使徐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______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___夹角放置。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条形码是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来记录信息。超市利用商品上的条形码来结算的时候,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那么,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扫描仪获取条形码信息,是利用了条形码对光的折射
B.条形码的黑色区域反光比较强
C.当红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白色区域看起来是红色的
D.条形码的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mB.1.5mC.2mD.3m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
(2)小王选择了合适的透镜后,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物距u/cm
像距v/cm
光屏上像的大小
1
60
12
缩小
2
30
15
缩小
3
20
20
等大
4
15
30
放大
5
12
60
放大
6
10
80
放大
 
a.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实验次序________中的数据。
b.实始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________;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________。
(3)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物距或像距)的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一位农民在挖掘水井,当下午的阳光与地面成50°角时(如图),应如何放置一平面镜,使阳光经过平面镜反射正好竖直射向井底?请画图说明,并标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

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池塘深度往往要比看起来的更深。哪幅光路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B.
C.D.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房间只有向南开的窗户和门,在室内无其它光源的情况下,某人用平面镜照自己的脸,为最大限度地看清自己的脸,则他应该面向(   )
A.南方B.北方C.东方D.都可以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利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使用太阳灶烧水,水壶应放在________(选填“a”“b”或“c”)点。
(2)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的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3)再例举凹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