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大气压强的存在
-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 +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U形管左端封闭,右端开口,里面盛水;左端水中静止着封闭有空气的小试管。则往右端加水时,小试管将( )


A.仍然悬浮 | B.上升 |
C.下沉 | D.先下沉、后上浮 |
装热水的保温瓶,盖紧瓶塞一段时间后,常常发现瓶塞不易拔出,此现象表明,此时瓶内气压_________外界气压。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5Pa,瓶口横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用10N的力,则瓶内气体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Pa.(不考虑瓶塞的质量和受到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洗衣机缸内水位升高,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当洗衣缸内水位缓慢升高时,设细管内空气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被封闭的空气 ( )


A.内能增大 | B.分子体积变小 |
C.体积增大 | D.压强不变 |
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广口瓶的水银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如图所示。若由于天气变化的原因,大气压强稍增大(气温不变),则( )


A.试管内外的水银高度差不变 |
B.试管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 |
C.试管将上浮一些 |
D.试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
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实验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Pa。
(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
(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_。
(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 。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mL。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__________Pa。
(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实验中存在下列原因,其中一定不可能的是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
(5)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 | 8 | 12 | 16 | 20 | 24 |
p/kPa | 120 | 80 | 60 | 48 | 40 |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_ 。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mL。
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他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B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固定装置忽略)。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
(2)当温度降低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下往上看,依次是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或“无法确定”)。

测量次序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水柱高度![]() | 30.2 | 25.0 | 19.8 | 14.6 | 9.4 | 4.2 |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
(2)当温度降低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下往上看,依次是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或“无法确定”)。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生活发现:①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曝晒容易爆破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根据生活发现建立假设一: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假设二: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思维准备:①为探究假设一,研究对象应是一段被封闭的气体;
实验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用________来体现的。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长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2)将玻璃管的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________为止。
(3)将玻璃管的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


根据生活发现建立假设一: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假设二: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思维准备:①为探究假设一,研究对象应是一段被封闭的气体;
实验中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用________来体现的。
实验步骤:
(1)取一根长度为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2)将玻璃管的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________为止。
(3)将玻璃管的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
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 D.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
喷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压强差。

(1)下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 。
A. NH3和H2O B. O2和H2O C.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最有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 Cu与稀盐酸 B.Na2CO3与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D.(NH4)2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b)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1)下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 。
A. NH3和H2O B. O2和H2O C.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最有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
A. Cu与稀盐酸 B.Na2CO3与NaOH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D.(NH4)2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b)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