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浮力产生的原因
- 阿基米德原理
- + 浮力大小的计算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 浮力的变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边长为10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内。待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600g水,如图所示: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g取10牛/千克。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g取10牛/千克。
因为漂浮时,F浮=G物,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洋行驶到江河或从江河行驶到海洋,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__,根据F浮=ρ液V排g,同一艘轮船从海洋行驶到江河,其船身稍微_____________(填“上浮”、“不变”、“下沉”)
(6分)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其示数是15N,当把零件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求:g取10N/Kg)
(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
(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
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

(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直筒形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高度为50cm。求: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求杯子受到的浮力。
(2)求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求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玻璃杯中所放物体的最大质量)。

(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求杯子受到的浮力。
(2)求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3)求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玻璃杯中所放物体的最大质量)。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液体种类 | 实验序号 | 物体 重力 G物(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物体受到浮力F浮(N) | 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
水ρ水=1.0g/cm3 | 1 | 2 | 1.5 | | 50 |
2 | 1.0 | 1.0 | 100 | ||
3 | 0.5 | 1.5 | 150 | ||
酒精 ρ酒精=0.8g/cm3 | 4 | 2 | 1.6 | 0.4 | 50 |
5 | 1.2 | 0.8 | 100 | ||
6 | 0.8 | 1.2 | 150 |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 | 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休,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右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求:(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求:(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将物重为5N的木块放进水里,木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
(1)求木块的体积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铁块,恰好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而铁块刚好在水面上,求铁块的重力;
(3)若将(2)中的铁块挂在木块下面,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木块全部没入水中?
(1)求木块的体积
(2)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铁块,恰好使木块完全没入水中,而铁块刚好在水面上,求铁块的重力;
(3)若将(2)中的铁块挂在木块下面,试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木块全部没入水中?
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处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牛;把物体浸没在足够深的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牛。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物体的体积是多大?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1)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2)物体的体积是多大?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 |
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 |
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3 |
D.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2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