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临近,娅娅同学开始积极复习迎考。以下是从她整理的笔记中摘录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A细胞中的水分能向B细胞渗透,说明A细胞质的浓度肯定大于B细胞
C.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氧和尿素等物大大减少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可能一样大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1)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N。
(2)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8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N。
(3)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____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__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_______(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Ⅰ.甲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该物体的体积有关”。
Ⅱ.乙同学根据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1)在老师的指导下,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①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分别装上不等质量的细沙,使他们的总质量相等。②把两瓶药瓶放入水中均能在水面漂浮,如图所示: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药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药瓶受到重力的大小,则这两个药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实验证明该同学的猜想是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乙同学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①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__。
②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曲线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_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_kg/m3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⑴在量筒内倒入50毫升的水.
⑵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中甲),此时水面与80毫升刻度线相平.
⑶让小瓶口朝下沉没在水中(如图中乙),这时水面与62毫升刻度线相平.(小瓶内充满了水)则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可知:
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的水的质量___克;制造小瓶的玻璃的密度ρ=____千克/米3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表中数据,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________N.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原理。
(4)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__。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处对应标上1.0g/cm3的字样;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盒 A、B 中各加入 10 牛的水,再将 B 盆放入 A 盆,B 盆漂浮。这时 B 盆所示浮力:F =GB +10N>10N。继续往 B 盆内加 30 牛水,B 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不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4)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可知,重 50 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________)
A.一定小于 50 牛 B.一定大于 50 牛 C.一定等于 50 牛 D.可以大于 50 牛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