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 压强大小比较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 压力的作用效果
- 压强的变化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面四个图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饮料上升到嘴里是吸力的作用 |
B.图乙,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C.图丙,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
D.图丁,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科学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
B.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 |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 |
D.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太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B.![]() |
C.![]() |
D.![]() |
家住农村小彤的奶奶家,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计划建一座房子,小彤为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剖面图.若地基和房体的总质量为3.8×105kg,地基总的底面积为50m2.求:

(1)小彤设计的房子的地基与墙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有什么道理?
(2)地基和房体的总重力是多少?
(3)地基和房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1)小彤设计的房子的地基与墙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有什么道理?
(2)地基和房体的总重力是多少?
(3)地基和房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在2013年中国吉尼斯之夜节目上,赵小龙表演以头“走“楼梯的绝技。他将一个软垫套在头顶,倒立着只用头“走”了34级台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头的压强。
(2)若每级台阶高8厘米,小龙的质量是30千克,则“走”完34级台阶,他至少做功_______焦耳。
(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头的压强。
(2)若每级台阶高8厘米,小龙的质量是30千克,则“走”完34级台阶,他至少做功_______焦耳。
为了阻止机动进入在商场或者广场前常常设置一些石墩,但是石墩有可能对行人造成伤害。因此石墩的上表面做成圆形(如图),这是为了()


A.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 |
B.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
C.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
D.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4月1日,我国完成了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如图1是今年2月底我国科考队员在薄冰上卸载卡特比勒车时的情景,车质量为2.5×104 kg,履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2 .5m2。

下面是科考队员在南极的一些做法:
(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

下面是科考队员在南极的一些做法:
(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
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赶快向岸边跑 |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
C.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 |
D.原地站立不动等待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