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南极洲是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2010年11月11日至2011年4月1日,我国完成了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如图1是今年2月底我国科考队员在薄冰上卸载卡特比勒车时的情景,车质量为2.5×10
4
kg,履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2 .5m
2
。
下面是科考队员在南极的一些做法:
(1)为移动此车,在冰面上铺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车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02-29 05:4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作为现有交通工具的补充,共享单车给市民带来很多的方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车的速度逐渐减小,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了非平衡力
B.共享单车车座做得扁而平,来增大受力面积,以减小它对身体的压强
C.骑共享单车上坡时,需要用力踩上几脚来加速,便于获得更大的惯性,有利于上坡
D.共享单车的车把套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同类题2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大桥全线通车。自2003年11月开工以来,施工人员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为了把长50多米的箱梁运到施工现场,工程队研发了名叫“千脚蜈蚣”的运粱车。这个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备将所受的重力均匀地分散到
个轮子上,最终解决了滩涂区架梁的施工难题。“千脚蜈蚣”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减小对滩涂的压强,若车和箱梁总重
牛,每个轮子与滩涂的接触面积为
米
2
,则车对滩涂的压强为______
同类题3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科学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科学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强,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鱼类体内有鳔,通过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在深处的虫子
D.雄鹰有时不用抖动翅膀也能翱翔太空是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同类题4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为5000kg,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0cm
2
,机器人耗时3小时在南极冰面上完成了30千米的自主行走,试分析计算:
(1)机器人使用履带是可以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对冰雪地面的压强。
(2)求机器人的自重为多少?___________
(3)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
同类题5
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相关知识点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运动和力
固体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