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 固体压强
- 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 压强大小比较
-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 压力的作用效果
- 压强的变化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质量相等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容器乙,分别倒入适量的同种液体,液面高度和液体上表面面积都相等,设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桌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F甲_______ F乙,p甲_______ p乙(填“>”“<”或“=”)

如图,甲、乙是俩个质量不计且容积相等的容器.若两容器中装入等质量的两种不同液体,液面等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密度 |
B.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
C.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
D.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 |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一定等于B的密度 |
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 |
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 |
“塔吊”是建筑工地的大力士。某塔吊电动机铭牌上标有“额定电压380V”,额定功率38kW,请根据相关内容回答:

(1)该塔吊____接在照明电路中。(填“能”或“不能”)
(2)塔吊在吊起1t货箱时塔吊平衡,而后再吊起2t的货箱时,如果货物悬吊水平位置不变,为继续保持平衡,应该使配重____。(填“左移”或“右移”)
(3)某次所吊货箱质量为1000kg,正常工作20s将其匀速吊起20m。钢丝绳拉力做的功是多少?____
(4)如果塔吊质量为35t,所吊货物最大为5t,基座面积为25m2,计算基座承受的压强。____

(1)该塔吊____接在照明电路中。(填“能”或“不能”)
(2)塔吊在吊起1t货箱时塔吊平衡,而后再吊起2t的货箱时,如果货物悬吊水平位置不变,为继续保持平衡,应该使配重____。(填“左移”或“右移”)
(3)某次所吊货箱质量为1000kg,正常工作20s将其匀速吊起20m。钢丝绳拉力做的功是多少?____
(4)如果塔吊质量为35t,所吊货物最大为5t,基座面积为25m2,计算基座承受的压强。____
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
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
、
两部分,使
的体积是
的体积的二倍,取走
后,剩余部分
对地面的压强为
,则()










A.![]() | B.![]() |
C.![]() | D.无法判定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
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_______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_______
项目 | 参数 |
最高车速(千米/小时) | 25 |
整车质量(千克) | 40 |
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瓦) | 400 |

(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_______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_______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_______
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A、B立方体,A边长为1dm,重分别为50N和100N,如图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1)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
=_____;
(2)图甲A受到的压强
=_____;
(3)若图乙桌面受到的压强
,B边长为_____。
(1)甲、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

(2)图甲A受到的压强

(3)若图乙桌面受到的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