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先将气球放入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瓶口(如图A),向球内吹气,气球变大(如图B),用瓶塞塞住底端的瓶口(如图C),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吹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左图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1)实验室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________)
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
(2)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1,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F2,则F1:F2=____
(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如右图)便可拉开。其原因是____。
(4)总共用了16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左右各一匹)马产生的拉力是____(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下列器材:
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   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   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③⑥B.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所揭示的原理或规律所对应的应用技术不正确是
A.滑雪橇B.喷壶
C.潜水员穿抗压服D.吸盘吸玻璃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大桥全线通车。自2003年11月开工以来,施工人员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为了把长50多米的箱梁运到施工现场,工程队研发了名叫“千脚蜈蚣”的运粱车。这个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设备将所受的重力均匀地分散到个轮子上,最终解决了滩涂区架梁的施工难题。“千脚蜈蚣”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减小对滩涂的压强,若车和箱梁总重牛,每个轮子与滩涂的接触面积为2,则车对滩涂的压强为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均匀物块;分别沿各自虚线切割掉一半,将剩余部分按照图示位置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两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  )
A.比较大B.比较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一质地均匀的圆柱体,从上表面竖直挖出一个小圆柱体后形成甲、乙两物体。若甲、乙、甲倒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为1∶1︰2,则相关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甲的高度是乙的两倍B.甲的底面半径是乙的两倍
C.甲的侧面积是乙的两倍D.甲的体积是乙的两倍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中,一个圆柱体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体积为160cm3,高为10cm。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这个物体从图所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弹簧测力计顶端上升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当弹簧上端上升1cm时,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Pa。_______
(2)将该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 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向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等体积的水后,其底部受到的压强()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 s内将一个重为 600 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4 m。拉力F做功为1440 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 m2,物体移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为350 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1600PaB.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720w
C.拉力F的大小是125ND.动滑轮的重力是10N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