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
v=
s/
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以后将要学习到的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量,如: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变化量的比值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
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时间的变化量用△
t 表示,它等于前后时间之差。加速度用字母
a 表示,国际单位是 m/s
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
v0=2
m/
s,经过 5s 后它的速度变为
vt=6m/s,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秒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____m/s
2。
(2)匀速直线运动的
v-
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
v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
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v-
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
v0 到
vt,运动时间为
t 时通过的路程
s。用
v0、
t、
a 写出
s 的表达式,
s=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