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小李用图钉把图钉在墙上 | B.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
C.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 D.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
当两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相对驶过时,它们必须减速,否则车窗玻璃将会损坏,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现象,那么( )
A.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内 | B.碎玻璃将会飞向车外 |
C.碎玻璃沿竖直方向下落 | D.碎玻璃将会飞向车顶 |
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机翼 |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声纳 |
在室温下,把一铁块系在硬质塑料小球上,放液体中,恰好悬浮于饱和食盐水中某处,如图所示,则( )


A.若沿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小球仍然悬浮 |
B.若往水中加入一些食盐则铁块所受浮力增大 |
C.若剪断细绳,则小球上浮,铁块下沉,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
D.若将铁块取下,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放回容器中,则小块上浮大块下沉 |
今年入冬以来,东白山顶多次出现南方难得见到“雾凇”“冰棱”现象,吕梁同学利用星期天进行了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测量东白山的高度.(已知一定高度范围内,竖直方向每升高10米大气压强减小△p,且山下的大气压强为p0).他们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孔,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

(1)美丽的“雾凇”“冰凌”形成是由于东白山山顶此时的气温___,风又大,空气中的大量水汽凝华、凝固而成.
(2)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量有(指出科学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___;
(3)东白山山脚到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米(用所测得的科学量及已知量表示);
(4)实验时若针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高度值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美丽的“雾凇”“冰凌”形成是由于东白山山顶此时的气温___,风又大,空气中的大量水汽凝华、凝固而成.
(2)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量有(指出科学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___;
(3)东白山山脚到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米(用所测得的科学量及已知量表示);
(4)实验时若针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高度值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A.浮力增大,ρ1=ρ2 | B.浮力减小,ρ1=ρ2 |
C.浮力不变,ρ1>ρ2 | D.浮力不变,ρ1<ρ2 |
对于下列自然现象或生物生活习性,从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深水里的带鱼,捕到水面时就会死亡,是因为液体压强急剧变小 |
B.鱼类主要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
C.在月球表面,物体变得很轻,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
D.对流层对流运动剧烈是因为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如下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容器内只有水,b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 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② b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③ 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升高
④ 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① 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② b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③ c容器中冰块熔化后水面高度升高
④ d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小球将下沉
A.③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④ |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受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
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