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 运动和力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液体压强
- 浮力
- 大气压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A质量为30kg(g=10N/kg),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拉力F拉着物体A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为物重的0.1倍。求:

(1)拉力F的大小.
(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1)拉力F的大小.
(2)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弹簧上.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若小球受到的重力突然消失,下列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仍保持静止状态 |
B.做匀速直线运动 |
C.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
D.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 |
小猴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上升和匀速下滑时, 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上和f下,则f上的方向_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那么它们的关系式f上_____f下。(选填“>”“<”或“=”)
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別为F甲、F乙、F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 B.F甲>F乙>F丙 |
C.F甲<F乙=F丙 | D.F甲=F乙<F丙 |
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水平弯道时,如图。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A.甲、乙 | B.甲、丁 | C.乙、丙 | D.丙、丁 |
小聪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如下: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物体 | 物体质量/kg | 重力/N | 比值(G/m)(N/kg) |
物体1 | 0.1 | 0.98 | 9.8 |
物体2 | 0.2 | 1.96 | 9.8 |
物体3 | 0.3 | 2.94 | 9.8 |
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在探究重力方向时,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操作如下: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下滑到水平木板上,由于受到_______的作用,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把木板换成玻璃板,小车运动距离更长一些;接下来假设水平面是________的,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状态。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 B.载重汽车的车轮宽且多 |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

(1)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的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_____来减少压力作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