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分子的构成
- +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态氢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 | B.金属氢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
C.金属氢不能导电 | D.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 |
红墨水在我们的实验中有很多用途,如下图所示为课本中的两个实验,都用到了红墨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分子的一些特点 |
B.这两个实验用到红墨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C.甲实验中有红墨水的酒精和水通过颠倒几次最终混合在一起,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D.乙实验中必须将注射器中的红墨水注入水的底部,否则实验就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方框图中的②是___。
(2)在化学反应中,从②转化为离子的原因是因为反应中___从而成为阳离子或阴离子。
(3)请写出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___。

(1)方框图中的②是___。
(2)在化学反应中,从②转化为离子的原因是因为反应中___从而成为阳离子或阴离子。
(3)请写出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___。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C.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
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 |
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为密闭容器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单质 |
B.○○是催化剂 |
C.○○和●●表示反应物 |
D.![]() |
如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______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______
(2)补充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
当你用复印机复印材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就是臭氧
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
B.氧气与臭氧互为同位素 |
C.臭氧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
D.氧气、臭氧是两种不同单质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单质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六种分子 |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