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 分子
- 元素
-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完成下列填空。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门捷列夫。
(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填序号)。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元素周期表的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门捷列夫。
(2)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写出16号元素的元素符号: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 (填序号)。
|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
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
D.CO2和CO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其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纳米碳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由碳元素组成 |
B.纳米碳管是一种单质 |
C.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
D.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
“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也在国际上大涨了我们中国人的志气。请你从科学的视角对“神舟”六号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人类探索太空,还有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该核原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若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写出其离子符号: 。
(2)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3)为了进一步认识锂元素,某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得到上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点即可):① ;② 。
(1)人类探索太空,还有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 |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 ||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该核原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若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写出其离子符号: 。
(2)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3)为了进一步认识锂元素,某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得到上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点即可):① ;② 。
录像带用的磁粉的化学式可用Co(FeO2)x表示,其中钴元素(Co)和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3中的某一种,且互不相同,则x的值是
A.1 | B.2 | C.3 | D.4 |
请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填空:
(1)2个氮原子: 。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3)3个硫酸根离子: _ 。
(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5)地壳中元素种类很多,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2个氮原子: 。
(2)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3)3个硫酸根离子: _ 。
(4)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5)地壳中元素种类很多,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如图是电解水(水
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

(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 和 ,这说明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 。


(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 和 ,这说明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