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 分子
- 元素
-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_____。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

(1)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_____。
(2)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有关。
(3)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
现代科学又发现了H3,C60,C90,C240,N5,N60等单质,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 )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互转换
①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
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④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间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互转换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③④ |
D.①②③④ |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
2018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 B.镆的元素符号是mo |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 | 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B.该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2AC+B2=C2+2AB |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八种 |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个数比是1:1 |
(绍兴-2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C.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
如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是_____;
(3)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是_____;
(3)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跟实际原子质量无关 | B.在原子、中子和原子核中,最小的是中子 |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D.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