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氢氧化铜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D.能和硫酸反应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中,完全对应的是(  )
 
物质的名称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碳酸钠
烧碱
Na2CO3

B.
碳酸氢钠
小苏打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D.
氢氧化钠
苛性碱
NaOH

 
A.A   B.B   C.C   D.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是_____;B:_____.C:_____;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不包含酚酞)_____;
(3)请用文字解释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_(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氯化镁溶液并观察现象.
D.往烧杯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并观察现象.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出口.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写出一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已知水的沸点随压强的减少而降低。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A为氯化钙溶液,B为二氧化碳气体
B.A为氢氧化钠溶液,B为氯化氢气体
C.A为氢氧化钙溶液.B为一氧化碳气体
D.A为稀硫酸溶液,B为氢气气体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D.对皮肤、衣服有强烈腐蚀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科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小兵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H2SO4
Na2SO4
Mg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小兵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分析认为此溶液一定不是________溶液。为确定其成份,该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________。
(实验验证)取少量该溶液,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果出现________ ,则该溶液是________ 。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2008年全球出现“无声海啸”——粮食危机,而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市场价格稳定。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氯化钾KCl、③硝酸铵NH4NO3、④磷矿粉[Ca3(PO4)2]   
(1)以上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尿素因含有________元素,所以是一种有机物。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从Na、O、S、H、C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一个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2)常用于除锈的酸__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碱________
(4)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________
(5)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