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3)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
B.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外界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所以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对Cu﹣Zn合金、Fe﹣Cu合金、Fe﹣Zn合金、Fe﹣Al合金进行研究,他们取其中一种合金的粉末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38g气体。则该合金可能是 ( )
A.Cu﹣Zn合金 | B.Fe﹣Cu合金 |
C.Fe﹣Zn合金 | D.Fe﹣Al合金 |
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
B.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
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有关。
序号 | 盐酸溶液浓度 |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
1 | 5% | 10mL |
2 | 15% | 28mL |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___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____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____。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___有关。

(8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旧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人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盐酸有无完全反应,并说出理由。___
(2)6.0克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______
(3)同一枚校徽在生锈前后,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如何改变?_____
组别编号 | 样品质量(克) | 加入稀硫酸体积(毫升) | 剩余固体质量(克) |
1 | 6.0 | 20.0 | 3.2 |
2 | 6.0 | 30.0 | 1.8 |
3 | 6.0 | 40.0 | 0.4 |
4 | 6.0 | 50.0 | 0.4 |
(1)判断第3次加入的稀盐酸有无完全反应,并说出理由。___
(2)6.0克样品与稀盐酸完全反应能产生氢气多少克?______
(3)同一枚校徽在生锈前后,完全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如何改变?_____
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 |
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
C.钠在氯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均属于盐 |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相同 |
化工颜料店的涂料添加剂“银粉”的成分是什么?通过调查,“银粉”可能是银、铝、锌这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得到准确结论,某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取1.8g“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
①“银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
(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硫酸,观察到有________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
(2)取1.8g“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5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
①“银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和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1)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烧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________(填“不变”、“上浮”或“下沉”)。
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相等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表示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 B.两个都属于分解反应 |
C.反应结束后铁一定有剩余 | D.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