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新年伊始,在广西龙江河段发生了镉(Cd)超标污染事件,给当地及下游沿岸城市饮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当地政府迅速采取了下泄流量、投放中和物、调水稀释等方式降低镉浓度;往江水里投放烧碱或熟石灰,提高受污染江水中的pH值,使水呈弱碱性,此时镉离子将以碳酸镉、氢氧化镉细小颗粒沉淀;投放聚合氯化铝使一些细小颗粒混凝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沉淀。
(1)聚合氯化铝净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其化学式为Al2(OH)nCl3,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原则,n应是 ;
(2)2012年1日16时监测数据, 龙江镉浓度为0.020 mg/L,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镉浓度不得超过0.005mg/L,若调水稀释,取水样100L需加 L纯净水才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3)用pH试纸测江水的pH值的方法是 。
(1)聚合氯化铝净水效果是Al2(SO4)3的4~6倍,AlCl3的3~5倍,其化学式为Al2(OH)nCl3,根据化学式中化合价原则,n应是 ;
(2)2012年1日16时监测数据, 龙江镉浓度为0.020 mg/L,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镉浓度不得超过0.005mg/L,若调水稀释,取水样100L需加 L纯净水才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3)用pH试纸测江水的pH值的方法是 。
25℃时向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克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 D.无法判断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
(3)认真观察,图中某步骤错误,写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为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克才可配得1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现欲配制一瓶7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_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
(3)认真观察,图中某步骤错误,写出该步骤的正确操作为________。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4)实验室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问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克才可配得120克5%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氯化钠和6.5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30% | B.(26.5+3.5)/(100+6.5)×100% |
C.26.5% | D.(26.5+3.5)/(100+6.5+3.5)×100% |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小组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水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 15 | 20 | 25 | 30 |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 0 | 2 | 7 | 12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5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 18g 氯化钠 |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9∶25 |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
某同学对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g | 0.18 | 0.16 | 0.14 | 0.11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13.3 | 31.6 | 61.9 | 110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7 | 36 | 36.6 | 37.2 |
A.升温可将20 ℃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B.60 ℃,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52.4% |
C.温度变化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较小 |
D.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
t℃测得某物质(不含结晶水)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该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斜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
C.加溶质能使M点的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
D.图中4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P=Q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

(1)Р点代表的意义是_____
(2)在 t2℃时,将45克B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的溶液得质量分数为_____
(3)把在t3℃时A、C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