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氯化铁、硝酸钾、氯化钠 | B.硫酸钾、氯化钡、浓盐酸 |
C.硫酸铜、浓盐酸、氯化钾 | D.碳酸钾、氯化钾、硫酸钾 |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的、稳定的,而且是无色的 |
B.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
C.食盐水的溶剂是水 |
D.固体物质溶解在液体物质里形成溶液时,固体物质为溶质 |
如图所示,把内装适量水的烧杯放在湿木块上,然后往烧杯里加入硝酸铵使之溶解,不久拿起烧杯时发现木块粘在烧杯的底部,说明硝酸铵溶解时要__________热量,使温度__________,木块上的水结冰。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除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
溶质 | 溶剂 | |||
水 | 酒精 | 苯(一种有机物,有毒) | 汽油 | |
碘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易溶 |
A.水 | B.苯 | C.汽油 | D.酒精 |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浴液 |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C.不饱和溶液加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
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A.1:5:6 | B.1:4:5 | C.20:1:21 | D.5:1:6 |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均填序号)
①食盐 ②牛奶 ③胡椒粉 ④白糖 ⑤食用油 ⑥面粉
①食盐 ②牛奶 ③胡椒粉 ④白糖 ⑤食用油 ⑥面粉
小明用热开水配制了一杯饱和硝酸钾水溶液,溶液的温度是70℃,一个密度均匀的实心小球恰能悬浮在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冷却到室温(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小球将( )
A.上浮 | B.下沉 | C.悬浮 | D.无法确定 |
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
(2)石料的体积。__________
(3)石料的密度。___________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
(2)石料的体积。__________
(3)石料的密度。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