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下,再放进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 )
A.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烧死病菌 |
B.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所以要放到火焰上烤一下 |
C.使水蒸气不会在平面镜上液化,能看清病情 |
D.纯属职业习惯,其实不烤也可以 |
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操作方法如下:
①取10克砝码放入右盘;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
①取10克砝码放入右盘;
②调节天平平衡;
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其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③④① | D.②④③① |
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自重,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 kg,所需要铝的质量是多少千克?(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
氧气瓶内存有一定质量的氧气,当给病人输氧气的过程中,剩余氧气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变大” 、“变小”或“不变”)。若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
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一定质量的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至5min内冰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冰的熔点不断升高 |
B.5min至10min内冰的温度不变,冰的内能也不变 |
C.5min至10min内冰的温度不变,但冰仍然吸热 |
D.15min到20min和前5min相比较,说明吸收相同热量液态水升温比冰快 |
下列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 |
B.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
关于密度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
C.物质的密度等于它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 D.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与质量成正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