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ρ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_____________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_____________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_____________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_____________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_____________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称量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衡量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质量是75.2克,则铁块实际质量是( )
A.74.8克 | B.75克 | C.75.2克 | D.65克 |
三个试管中分别装甲、乙、丙固体,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甲、乙、丙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之间的质量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大于乙![]() | B.乙的质量小于丙 |
C.乙的质量大于丙![]() | D.甲的质量小于乙 |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它表示每立方米冰的________是0.9×103千克。当冰熔化成水时,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一根均匀的铁棒,质量是m,密度为ρ,比热容是c,去掉1/2,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分别为( )
A.m、ρ、c | B.1/2m、1/2ρ、1/2c ![]() |
C.1/2m、ρ、2c | D.1/2m、ρ、c |
一量筒中原有50毫升水,现在往里而放入一干燥的木块,木块同时从量筒中吸收了四分之一木块体积的水,假设木块吸收了水后体积不膨胀,木块静止时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入水中,量筒中水位上升到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cm3![]() | B.18cm3![]() | C.12cm3![]() | D.24cm3 |
如图所示,甲容器内盛有水,乙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液体沸腾了。则乙容器内盛的液体可能是( )


物质 | 酒精 | 水 | 煤油 | 亚麻仁油 |
沸点/℃ | 78 | 100 | 150 | 287 |
A.酒精 | B.水 | C.煤油 | D.亚麻仁油 |
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4分钟时,水开始沸腾 | B.在第6分钟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 |
C.在第4~6分钟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 |
如下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前,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乙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________℃。
(2)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丙(a)、(b)所示。则图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现有A、B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则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1)实验前,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室内气温,如图乙所示,此时室内气温是________℃。
(2)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丙(a)、(b)所示。则图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现有A、B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丁所示.则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B.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分子运动的缘故 |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