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生活中很多现象中蕴含着科学知识:
(1)铁能被加工成铁锅、铁壶,用来炒菜、烧水,利用了铁的导热性,这属于_____性质。
(2)酒精擦拭身体,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
(1)铁能被加工成铁锅、铁壶,用来炒菜、烧水,利用了铁的导热性,这属于_____性质。
(2)酒精擦拭身体,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______。
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为了避免人体肩部受到伤害,专家建议人肩负的书包总质量不要超过人体质量的15%。根据建议,你估计中学生肩负的书包总质量通常不要超过
A.9吨 | B.9千克 | C.9克 | D.9毫克 |
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
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
小明参加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跟随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进行考察,一路上收获颇多。发现一: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
A、由细胞构成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
发现二:修建山区水库既可以防洪水,还能发电和灌溉。
(2)汛期时,开闸排水,水的流量是60m3/s,每小时排水多少吨?______
发现三:避险车道是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砂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

(3)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______
(1)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
A、由细胞构成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
发现二:修建山区水库既可以防洪水,还能发电和灌溉。
(2)汛期时,开闸排水,水的流量是60m3/s,每小时排水多少吨?______
发现三:避险车道是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失控车辆安全减速。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砂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刹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

(3)请你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谈谈避险车道设置所包含的科学知识。______
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在浙大诞生,实验室里称它为“碳海绵”。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出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放在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立方厘米(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碳海绵”做升级电池可能将大大延长手机待机时间 |
B.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撤在海面上迅速吸油 |
C.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度的低温 |
D.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3的氢气的质量 |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质质量:①<② |
B.溶液质量:②<④ |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
D.无法判断 |
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
C.40℃时,70g 水最多可溶解乙 30g |
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甲大 |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的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态。

(1)应选用颗粒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