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①浓盐水、②肥皂水、③血液、④酒精、⑤碘酒、⑥牛奶,其中___属于悬浊液,_____属于乳浊液,____属于溶液,_____属于纯净物。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
D.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
近期在日本召开了以美欧日等国的“七国峰会”,在会上日本再次无理提出了我国南海问题。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军派满载排水量达67500t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加强了对南海黄岩岛等岛屿的巡逻,在某次巡逻演习中雷达发现假想敌潜艇在15海里外的水下10m处潜行,随即投下质量为100kg的感应式浅水水雷攻击,并成功将敌潜艇击沉(g=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问:
(1)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___
(2)假设欲使水雷悬浮在水中,需在其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密度为5×l03kg/m3、质量为31.25kg的物体,求水雷的密度?(细绳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_________
(1)航空母舰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_________
(2)假设欲使水雷悬浮在水中,需在其下方用细绳悬挂一个密度为5×l03kg/m3、质量为31.25kg的物体,求水雷的密度?(细绳的体积和质量忽略不计)_________
现有下列4种与人关系密切的液体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填字母):
A.“伊利”纯牛奶 | B.“娃哈哈”矿泉水 | C.肥皂水 | D.血液 |
增加对生活常识的认知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成年人步行速度大约是36千米/时 | B.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60牛 |
C.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0.2N | D.成年人双脚站立在水平面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的水沸腾而除去水分时,会因温度过高而使青蒿素失去疗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降低 |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
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升高 |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向200克水中加入74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__℃。
(3)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1)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向200克水中加入74克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且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此时溶液的温度为______℃。
(3)60℃时,向50g水中加入60g 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在100克水里溶解了20克甲物质,则在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克。 |
B.100克水里溶解了20克乙物质达到饱和,则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克。 |
C.80℃时,在100 克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克丙物质,则8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
D.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0克丁物质,则20℃时丁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
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4:5 | B.5:4 | C.2:5 | D.5:2 |
以下有关密度概念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后,剩余氧气密度的大小不会变 |
C.纯水的密度 1.0×103千克/米3,表示 1立方米纯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
D.将铜块截取二分之一,则剩余的铜块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