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可以加快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的措施有:①加热;②搅拌;③将固体溶质研细;④增加溶剂的量。一般可行的是()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③和④ | D.①②③ |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该温度下,钾溶液的溶解度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第2个烧杯 第3个烧杯(填“>”、“=”或“<”)。

(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该温度下,钾溶液的溶解度是 。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C.无法判断 |
如表是氯化钠、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1)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g。
小明用水的对流运动模拟空气的对流运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问他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是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流动的,由此你猜想夏天在房间安装空调,应将空调装在房子的________(选填“上端”或“下端”)。

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温度;(2)升高温度;(3)增加溶质;(4)加水。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A.(1)(3) |
B.(2)(4) |
C.只有(3) |
D.只有(4) |
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如表
常用物质分离的方法有
(1)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2)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3)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物质 | 状态 | 溶于水的情况 |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
Ⅰ | 固态 | 不溶于水 | ── |
Ⅱ | 固态 | 溶于水 | 较大 |
Ⅲ | 固态 | 溶于水 | 较小 |
常用物质分离的方法有
A.过滤; | B.蒸馏; | C.蒸发结晶; | D.冷却热饱和溶液;请从上述四种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填空: |
(2)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 方法。
(3)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100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 温度 | 溶解情况 | |
实验1 | 20℃ | 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 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 |
实验2 | 40℃ | 加入36g 氯化钠全部溶解 | 加入31.6g硝酸钾全部溶解 |
实验3 | 80℃ | 最多溶解38.4g 氯化钠 | 最多溶解169g 硝酸钾 |
A.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氯化钠 |
B.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氯化钠<硝酸钾 |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液的浓度:氯化钠>硝酸钾 |
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固体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丙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试判断:
(1)甲试管中是 ,乙试管中是 ,丙试管中是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 ,乙中 ,丙中 。
(3)这3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3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1)甲试管中是 ,乙试管中是 ,丙试管中是 。(选填“乳浊液”“悬浊液”或“溶液”)
(2)若其他条件不变,3支试管静置片刻后,看到的现象是:甲中 ,乙中 ,丙中 。
(3)这3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3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在盛有20mL 20℃的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的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就全部溶解了,再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若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搅拌后,蔗糖又很快溶解完了。下列结论不符合上述实验研究的是()
A.物质的溶解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 |
B.温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
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
D.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 |
B.20℃时,68.4克水最多溶解31.6克硝酸钾 |
C.2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1.6克硝酸钾 |
D.100克水溶解31.6克硝酸钾固体可以形成其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