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100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温度
溶解情况
实验1
20℃
最多溶解36g氯化钠
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
实验2
40℃
加入36g 氯化钠全部溶解
加入31.6g硝酸钾全部溶解
实验3
80℃
最多溶解38.4g 氯化钠
最多溶解169g 硝酸钾
A.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氯化钠
B.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氯化钠<硝酸钾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液的浓度:氯化钠>硝酸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24 06:2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1)观察三组实验,写出第二组实验中缺失的数据:___g.
(2)分析上表,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___;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有___(填序号).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3)由第___组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___(填“>”“﹦”“<”)硝酸钾的溶解度。
同类题2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
___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步骤(1)中的溶液温度降到0℃,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同类题3
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1)从表中数据分析,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___(填温度)之间;
(2)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所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
同类题4
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吸附、过滤、蒸馏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操作,其中用活性炭吸附属于_____变化,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硝酸钠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甲所示。
①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②图乙中能表示硝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选填“a”或“b”)。
③欲使t
2
℃ 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填一种)。
④分析图乙,若分别将100g a、b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所得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_____(选填“>”“<”或“=”)b。
同类题5
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 ℃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 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性质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