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检验其纯度,小周取出27g纯碱样品,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的质量为60g),每次充分反应、待气体充分溢出后,用天平称质量(如图),得到如表数据。请计算: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关于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三位同学做法各不相同(如图)。判断谁的做法正确,并分析另两位同学的错误之处。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 5.4 | 5.4 | 5.4 | 5.4 | 5.4 |
电子天平的示数/g | 163.2 | 166.4 | 169.6 | 173.9 | 179.3 |

(1)第一次加入纯碱样品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关于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三位同学做法各不相同(如图)。判断谁的做法正确,并分析另两位同学的错误之处。

关于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某兴趣小组开展如图探究。
(进行实验)用三朵由紫甘蓝汁液染成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查阅资料)图2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交流反思)
(1)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可见紫甘蓝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显 、 色,可做酸碱指示剂。
(2)结合所学知识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 。
下列也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实验是 。
(进行实验)用三朵由紫甘蓝汁液染成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查阅资料)图2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交流反思)
(1)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可见紫甘蓝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显 、 色,可做酸碱指示剂。
(2)结合所学知识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 。
下列也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实验是 。
|
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清洗钢铁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为了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A.食盐 | B.生石灰 | C.固体氢氧化钠 | D.浓硫酸 |
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b 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8分)向质量为m的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得滤液总质量为3m 。
(1)(5分)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3分)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不同离子的数目随硫酸镁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1)(5分)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3分)请建立坐标系绘制上述滴加过程中各种不同离子的数目随硫酸镁溶液的不断加入而变化的关系图。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各离子间的个数比为:Cl-∶SO42-∶Fe3+∶K+∶M=2∶3∶1∶3∶1,则M可能为():
A.CO32- | B.Mg2+ | C.Na+ | D.Ba2+ |
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下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振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1)Na2CO3属于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振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6分)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
(1)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
(3)可做建筑材料的盐 ;(4)汽水中含有的酸 ;
(5)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
(1)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 ;
(3)可做建筑材料的盐 ;(4)汽水中含有的酸 ;
(5)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
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现在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 + H2SO3 ="=" 3S↓ + 3H2O。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