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6分)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变质、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低温、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饮料、包装食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原理,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分,即4Fe + 3O2 + 6H2O = 4Fe(OH)3,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5.6 g。请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的氧气的质量?
(1)饮料、包装食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原理,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和水分,即4Fe + 3O2 + 6H2O = 4Fe(OH)3,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5.6 g。请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的氧气的质量?
将金属钠放入燃烧匙,点燃后伸入氯气瓶中,生成氯化钠。有关此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钠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
B.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C.反应前后钠元素总质量不变 |
D.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所以是混合物 |
已知Fe、Cu都能溶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方程式为:(1)Fe+2FeCl3=3FeCl2(2)Cu+2FeCl3=2FeCl2+CuCl2现将有Fe和Cu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和溶液中阳离子组成不可能是()
A.Cu、Fe ; Fe2+ | B.Cu ; Fe2+、Cu2+ |
C.Cu、Fe ; Fe2+、Cu2+ | D.无固体剩余;Fe2+、Cu2+ |
一块不纯的铁质量为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克氢气。已知所含杂质是三种,下列各组杂质不可能的是()
A.碳、铝、铜 | B.铝、铜、锌 | C.碳、铜、锌 | D.铜、镁、锌 |
已知Fe2O3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3O4、FeO或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________ 性。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已知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___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
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
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
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B.图②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
C.图③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
D.图④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
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