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则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1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冷却后,若装置1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
D.冷却后,装置1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A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铝片比纯铝片硬度小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D.为防止钢铁生锈,可在其表面涂油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都是有机物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所以电离能产生的化合物是酸
C.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结果Y表面产生气泡,X表面无明显现象;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Y>X>ZB.X>Y>ZC.X>Z>YD.Y>Z>X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2NaOH=Na2CO3+H2O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点燃2Fe2O3
D.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2C+O2点燃2CO2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Zn>Fe>Cu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
(2)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反应条件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H具有________________性。
(5)若向G中加入硝酸钡和硝酸的混合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6)写出E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因此E可用来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39.6g,请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②、参与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是  
③、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Fe+CuSO4=Cu+FeSO4是湿法炼铜的原理,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根据化学式,判断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是_____元素。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