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下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A.A B. B C. C D. D

| 甲 | 乙 | 丙 | X | Y | Z |
A | HCl | NaOH | Na2CO3 | Cu | CuO | CuSO4 |
B | HCl | Ba(OH)2 | Na2CO3 | H2O2 | H2O | O2 |
C | H2SO4 | NaOH | K2CO3 | C | CO | CO2 |
D | H2SO4 | Ba(OH)2 | K2CO3 | CaO | Ca(OH)2 | CaCO3 |
A.A B. B C. C D. D
某溶液中含有H+、Na+、Cl-、SO42-,欲证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选用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滴加过量 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即可得出结论。
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个数不变(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1)整个反应过程中,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个数不变(填离子符号)。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稀HCl滴到NaOH溶液中 |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无水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a.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b.向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有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一步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无水硫酸铜 。(选填“存在”、“不存在”或“不能确定”)
(2)根据两步实验的现象,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沉淀有部分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a.取少量白色固体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沉淀和无色溶液。
b.向所得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有部分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过滤,滤液无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第一步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白色固体中无水硫酸铜 。(选填“存在”、“不存在”或“不能确定”)
(2)根据两步实验的现象,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沉淀有部分溶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
B.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 |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一定小于7 |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
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g该化肥样品与20g 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g(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
试求:(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求:(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11.7克,则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多少克?
(3)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

(1)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_(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11.7克,则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多少克?
(3)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为了证明NaOH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HCl |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D.为了证明SO42-离子,加入含稀硝酸的Ba(NO3)2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