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下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X
Y
Z
A
HCl
NaOH
Na2CO3
Cu
CuO
CuSO4
B
HCl
Ba(OH)2
Na2CO3
H2O2
H2O
O2
C
H2SO4
NaOH
K2CO3
C
CO
CO2
D
H2SO4
Ba(OH)2
K2CO3
CaO
Ca(OH)2
CaCO3
 
A.A B. B C. C D.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01 07:08: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回答下列问题:

i、图所示的小型取暖器(俗称小太阳)的主要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ii、到目前为止,人类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和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人类只能依靠化石燃料的燃烧获得能量
C.煤燃烧排放出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iii、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在大气。次生大气主要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A
B
C
D
E






 
①A、B、C、D、E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②太阳远紫外辐射能穿透上层大气到达低空,使D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3.4 g C物质和 4.8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4 g D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2 B.NO C.NO2
A.N2O5
iv、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扑救档案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v、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叙述回答问题:

i、甲为银白色金属,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ii、乙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酸是否有剩余,需要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iii、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则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iv、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关系)。E、F的物质类别相同,且F能与A溶液发生反应,则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v、若将盛有饱和C溶液的小烧杯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并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C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和水     
②镁和稀盐酸
③硝酸铵固体和水
④氯化钠固体和水
⑤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⑥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同类题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和碱的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Ⅰ、写出该酸和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   
(2)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________    
(3)(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4)(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