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小明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测得实验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呢?小明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试管中反应的剩余物过滤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③将滤渣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5g。④向滤液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根据小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石灰石中的其余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1)第②步中小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
(2)在Na2CO3溶液加到图像中显示的C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   
(3)第①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用蒸馏水多次洗涤,
则测得碳酸钙的含量将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根据图像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为多少?(C:12,Ca:40,Na:23,O:16,Cl;35.5)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下图所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圈内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均未能发生置换反应
B.五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两位均不能互相调换位置
C.若“Na2CO3”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2CO3
D.若“Ba(OH)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OH”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② 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 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 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如图 a )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 b 的是( )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四个烧杯中均置有等量pH=1的稀盐酸溶液,分别往四个烧杯中加入下列固体各2g,等待片刻后,pH值变化最小的是()
A.氧化铜B.碳酸钠C.氢氧化钠D.硝酸银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辉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00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说明:“+',表示蓝色程度)
请回答:
(1)实验过程要选择37℃恒温的主要原因是   .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实验室有一包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A.4%B.12%C.20%D.24%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A~G是初中科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

(1)若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份后才能投放市场。某厂化验员取取样品44g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是: Na2CO3+ HCl = NaHCO3+ NaCl ,然后是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
加入稀盐酸质量/g
0
73
74
146
147
烧杯中溶液质量/g
200
273
273.76
328.4
329.4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___g稀盐酸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最多产生二氧化碳___g。
(2)在答题卷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精确示意图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在示意图上注明二氧化碳、盐酸的质量)。

(3)计算出44g样品中各成份的质量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2+、SO42-、Cl-、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