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敏用酸奶机自制酸奶。将酸奶机内的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冷却后,将买来的盒装鲜奶和乳酸菌粉(里面含有大量活的A乳酸杆菌)倒入其中,充分搅拌后,放入酸奶机中,设定加热温度(38℃)和时间,让其进行发酵。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2)查阅资料: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生长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容器放在沸水中煮5分钟,目的是 。
(2)查阅资料:资料1:不同温度下,A乳酸杆菌菌株生长情况如表。
菌株 编号 | 温度(℃) | ||||||
2℃ | 10℃ | 25℃ | 38℃ | 42℃ | 53℃ | 60℃ | |
1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注:++表示生长极好;+表示生长良好;±表示菌体很少;-表示无菌体。
资料2:在38℃和适宜的环境下,每mL奶中含有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随发酵时间的关系如图。

资料3:每mL酸奶中的A乳酸杆菌活菌数越多,酸奶的品质越好。
根据资料,小敏制作酸奶时应将温度控制在 范围内;发酵最长时间不宜超过 小时。
有关进化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多种生物有强大繁殖力 |
B.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 |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生存斗争是通过遗传和变异实现的 |
我们知道多细胞生物在进行细胞分裂后,使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那么单细胞生物进行细胞分裂后的结果()
A.生物种类增加 | B.生物体内细胞数目增加 |
C.生物体长大了 | D.生物个体数目增加了 |
我市在实施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中,实现了工厂化育苗,提高工厂化育苗萌发率的关键是确定育苗所需的最适宜条件。为能找出某水稻优良品种萌发的最适宜温度,某小组通过查阅了解到一般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40℃)和最低温度(10℃),然后在它们之间选择了7个温度点进行实验,取7个相同实验装置,分别放在相应的温度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了7天后,种子的萌发率如下: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该水稻种子的最适宜温度是 左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有机物将 (选填 “增加”、“减少”、“不变”)。
(2)除了温度高低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再写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还有 等。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萌发率 | 10% | 20% | 60% | 85% | 80% | 45% | 30% |
(1)根据实验数据得出该水稻种子的最适宜温度是 左右。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内有机物将 (选填 “增加”、“减少”、“不变”)。
(2)除了温度高低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再写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内部因素还有 等。
下图是人类生殖与发育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的名称是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像父母”,这些事实描述的是生物的 现象。

(1)A细胞的名称是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像父母”,这些事实描述的是生物的 现象。
在探究微生物生长与水分的关系的实验中,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1)将两只培养皿分别标以A、B;
(2)把两片等大的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
(3)在B培养皿内的面包片上滴几滴蒸馏水;
(4)在盖上盖子前,静置20分钟;
(5)将培养皿静置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这是________。
(2)你推测A、B两只培养皿中哪只含有较多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

(1)将两只培养皿分别标以A、B;
(2)把两片等大的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
(3)在B培养皿内的面包片上滴几滴蒸馏水;
(4)在盖上盖子前,静置20分钟;
(5)将培养皿静置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对培养皿A与培养皿B的处理有一处是不同的,这是________。
(2)你推测A、B两只培养皿中哪只含有较多的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国内出现“炭疽”的传染病,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叫炭疽杆菌的生物,已知这种生物仅有一个细胞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属于哪一类生物()
A.动物 | B.植物 |
C.真菌 | D.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