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花的雌蕊由[ ]________、[ ]花柱和[ ]________构成。
(2)图中④是________,它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1)花的雌蕊由[ ]________、[ ]花柱和[ ]________构成。
(2)图中④是________,它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后,小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吃西瓜时为什么没看到过萌发的种子,而扔在地上的西瓜种子却会很快萌发呢?于是小明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进行了分析,大家首先根据书本知识,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________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是___________。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现象,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性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写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________。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种子萌发数量如下表(单位:颗):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温度。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三: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经过理性的思考和讨论,大家认为上述假设中有两个难以成立。你认为假设________不成立(写出一个即可),理由是___________。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他们了解到许多植物的种子成熟后都有休眠现象,即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植物重要的适应特性之一。而导致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多,西瓜内种子不能萌发是由于果实中存在抑制物质。
为了验证上述资料是否可信,他们决定对此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写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________。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种子萌发数量如下表(单位:颗):
培养皿 | 第1天 | 第2 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
A | 0 | 0 | 1 | 5 | 7 | 7 | 9 |
B | 0 | 0 | 0 | 0 | 0 | 0 | 0 |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他们找到的资料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5月11日,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的内部结构)

(1)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________(填种子的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2)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从种子的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这是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________。
破损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完整的种子 |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② |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 |
5月13日 | 均长出根,平均1毫米;无叶长出 |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 均长出根,平均3毫米;无叶长出 |
5月17日 | 根平均长度9毫米;均长出叶,平均6毫米 |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 根平均长度11毫米;均长出叶,平均7毫米 |
5月21日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毫米 | 根萎缩;无叶长出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毫米 |
(1)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________(填种子的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2)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从种子的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这是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________。
破损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如图所示为验证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现把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种子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萌发,B种子__________萌发,C种子________萌发。
(2)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1)A种子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萌发,B种子__________萌发,C种子________萌发。
(2)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会在桃园里放养蜜蜂。此举除了采蜜的目的外,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 |
B.帮助桃花传粉 |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 |
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
在开花前,完全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甲、乙均不结果 |
B.甲能结果,乙不结果 |
C.甲不结果,乙能结果 |
D.甲、乙均能结果 |
如图所示为采用嫁接技术繁殖果树的方法。

(1)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