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在甲、乙两个相同的量筒内各插入一枝大致相同的芹菜,再加水至液面达到10毫升的刻度处,接着摘除乙量筒芹菜的所有叶片,并把两个量筒放于通风处,每10分钟记录一次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小科的实验结果,可支持下列哪一叙述(  )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甲量筒液面读数(有叶片)(毫升)
10.0
8.3
7.1
6.5
乙量筒液面读数(无叶片)(毫升)
10.0
9.8
9.7
9.5
 
A.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B.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与叶片有关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太阳光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春天,校园中的花坛里,一些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它们在为自己采集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进行了   
(2)夏天,学校急需把一排小樟树移栽到校园里的另一地方去。老师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来完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制定了周密的移栽计划:一要做到挖小樟树时,让小樟树根部多带泥土,减少根的损伤,以利于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二要做到剪去大部分叶片,以减少植物  
(3)秋天,校园里的几盆金华佛手的枝头上挂满了金佛手(果实),这些金佛手是由   发育的。
当前题号:2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我市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公路拓宽需要将一株千年古樟树移植到新的地方,移植过程中截去了古樟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阻止呼吸作用
C.降低蒸腾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移栽某植物时,常剪去部分叶片;刚收获的小麦种子需晾干后才能入库;种子萌发前,要给予适宜的水分。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依次是()
①降低蒸腾作用    ②促进水分运输    ③降低呼吸作用  ④停止代谢活动
⑤降低光合作用    ⑥促进新陈代谢
A.①③⑥B.①④⑥C.⑤①②D.③④①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DB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D点以后表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速率会继续增加。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某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枝条失水的。在温度、风速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见下表。

环境条件
失水速度(克/小时)
(A)光照、潮湿
32
(B)光照、干燥
36
(C)黑暗、干燥
32
 
(1)水的表面加一层油,目的是
(2)如果要研究湿度对枝条失水速度的影响,应比较 两组数据。
(3)光照使枝条失水的速度增大,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天平的变化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左端上升,光合作用
B.右端上升,蒸腾作用
C.左端上升,呼吸作用
D.右端上升,分解作用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蒸腾作用是指    从活的植物体    (主要是叶片)以    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根吸收的水约有    是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只有    用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阵雨过后,莲宽大的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水分并没有渗入叶片的内部,其原因是( )
A.叶肉细胞不需要水
B.上、下表皮的气孔关闭
C.表皮外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D.表皮细胞向外分泌水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土壤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
A.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B.合成其他物质
C.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
D.储存在植物体内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