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助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班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再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区域大小形状一致,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 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2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要改变光照强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实验中,光照可能会引起小室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而造成误差,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____和二氧化碳缓冲液。比较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矫正,矫正后结果如上表,分析其中数据可得,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此装置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速率,则需对装置做哪两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植物根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处细胞与①处细胞虽然功能不同但是遗传物质相同
B.②处细胞生长速度很快,根的生长只与该区有关
C.①处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这一特点是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的
D.③处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和细胞质先一分为二,最后细胞核分裂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准备好甲乙两个实验装置(甲装置的B瓶中装煮熟的种子,乙装置的B瓶中装萌发的种子);
(2)关闭阀门①,打开阀门②③,将B锥形瓶注满水;
(3)关闭阀门③,打开阀门①,向A锥形瓶通入空气,此时B锥形瓶内的水会进入上面的漏斗,当大部分种子露出水面后,关闭阀门①②;
(4)3小时后,打开阀门③,检测从C排出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掉空气中的__________ ,步骤(2)的目的是排除B锥形瓶中的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检测从C排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该之变浑浊的是_______装置排除的气体,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乙装置B瓶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70 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30 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90 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15 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下列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是(  )
A.番茄B.土豆
C.鸡蛋D.奶油蛋糕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的技术,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下列能加速血液凝固的是(  )
A.白细胞B.血小板
C.红细胞D.血清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证明动物也像人一样会呼吸,小明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此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______气体。 
(2)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消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为该实验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②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