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四幅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组织处毛细血管)流向体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体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体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营养素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且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
B.淀粉、脂肪、蛋白质 |
C.葡萄糖、维生素、脂肪酸 |
D.膳食纤维、维生素、水 |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胃腺,它能分泌胃液 |
B.乙是小肠,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
C.丙是肝脏,它能贮存胆汁 |
D.丁是胰岛,它能分泌胰液 |
如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过程。根据图示回答:

(1)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能够与甲细胞结合,则甲细胞是___。
(2)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①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后转变为C,则C为____。
(3)①、②过程主要在小肠中完成,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小肠很长,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b.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能够与甲细胞结合,则甲细胞是___。
(2)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①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后转变为C,则C为____。
(3)①、②过程主要在小肠中完成,这是因为____(填序号)。
a.小肠很长,其表面有很多绒毛
b.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已知1g糖类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是16.8kJ,则1g脂肪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 )
A.小于16.8kJ | B.等于16.8kJ |
C.大于16.8kJ | D.不一定 |
如图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字母a~c代表某些物质,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哪些?____。
(2)a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
(3)气体b从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内,一般至少要通过____层细胞膜。

(1)参与“淀粉→a”的消化液有哪些?____。
(2)a进入血液后,由血液中的____运输到全身各处。
(3)气体b从外界进入到组织细胞内,一般至少要通过____层细胞膜。
关于“制作血涂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实验的操作和叙述,正确的是( )


A.制血涂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
B.推血涂片时,应来回推动几次使血膜均匀 |
C.图中的细胞A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小板 |
D.图中的细胞B具有抵抗病菌侵入的功能 |
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1)④表示人体水分流失的途径,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
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0~24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