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 人体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齐鲁晚报刊出一则报道:一个不满4个月的患儿,由于出生后一直食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现已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的症状。就此因果关系,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错误的选项是( )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
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
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
D.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主要的功能物质 |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结构和特征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 B.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一段 |
C.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 | D.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果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如果加入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一事实说明 ( )
A.酶是一种蛋白酶 | B.酶的催化效率高 |
C.酶的催化受环境的影响 | D.酶具有专一性 |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
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
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 |
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 |
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 | B.适时给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通风降温 |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 D.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
生物体通过新陈代谢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的淀粉通过人体消化、吸收以及血液的运输,在肝细胞内转变成肝糖元的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
B.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维持水盐平衡的重要途径 |
C.植物在白天进行同化作用,晚上进行异化作用 |
D.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为肌细胞收缩提供能量,这一过程属于异化作用 |
下图为某同学用丝带扎紧上臂的示意图。发现丝带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张,血管②变扁:丝带上方的血管 ③膨胀,血管 ④变扁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动脉 |
B.血管②、③是静脉 |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
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
B.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集 |
C.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 |
D.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 |
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呼吸曲线a、b、c分别代表了 ( )


A.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 | B.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 |
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 | D.草履虫、酵母菌、乳酸菌 |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