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将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毫升,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毫升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毫升/时。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要低,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毫升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毫升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此时,膈肌收缩,肋骨下移
B.曲线BC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扩大
C.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
D.曲线AB段呼吸肌收缩,肺内气压较小;曲线BC段呼吸肌舒张,肺内气压较大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如图所示,现有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装置,装置内水面相平,两株植物的叶片大小、形态及功能相同.将两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后,比较甲、乙装置中两细管底部的压强(压强用P表示),正确的是(   )
A.P<P
B.P>P
C.P=P
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人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里人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低于氧气含量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时的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茶树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因而古语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说法。请回答:
(1)茶树从土壤中获得生长所需的养料和水分。高山上枯枝落叶等通过土壤中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转化为茶树根可以吸收的__________。
(2)一定高度的山区有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茶树积累有机酸、茶多酚和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新疆与某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温度条件却差别较大,致使新疆产的同品种甜瓜更甜。以下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其推理过程应该是

①新疆夜间的温度低,呼吸作用弱,分解的有机物少;某地夜间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分解的有机物多;
②新疆产的甜瓜含糖量高,因此更甜;
③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
④两地白天温度、光照和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甜瓜制造的有机物基本相同
A.③④②①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森林是一所巨大的天然“氧吧”,因为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可以放出大量的氧气,小明同学为测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个脸盆装6kg的水,水面的表面积为0.1m2,经太阳垂直照射15min,温度升高了1℃。请计算:[c=4.2×103J/(kg·℃)]
(1)实验时6kg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_________
(2)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阳能的能力与水相等,每平方米绿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阳能为多少焦耳?_______
(3)100m2绿地每秒可以放出多少升的氧气?(设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03J的太阳能可以放出0.05L的氧气)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物结构和生理活动,做了如下实验,请分析作答。

(1)将一株长势良好的蚕豆苗放入图甲所示的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质量为500克,将其置于太阳光下6小时,再次测其质量为490克。该时间段内,蚕豆苗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克。
(2)用镊子撕取一小块蚕豆叶下表皮,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_____中,并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结构,结构c是气孔,其开闭是由[b]_____控制的。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a>b
B.a>b>c
C.a>c>b
D.b>c>a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D.分解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