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 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放大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________________。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 cm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放大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________________。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 问题 | 对问题的回答 |
A |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
B | 火焰为什么向上? |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
C |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
D |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
A.A | B.B | C.C | D.D |
今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为宣传这一主题,实验小组用同一品牌香烟各半支的烟丝,分别加入50mL、40mL、30mL、20mL蒸馏水浸泡一天,取其浸出液进行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数据见下表。

(1)为使实验更加科学可靠,需要设置清水组进行____________,且选取的水蚤年龄、大小一致。每组实验要设置重复组计数水蚤心跳次数,取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若清水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是35,则实验表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____________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3)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有关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1)为使实验更加科学可靠,需要设置清水组进行____________,且选取的水蚤年龄、大小一致。每组实验要设置重复组计数水蚤心跳次数,取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若清水中的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是35,则实验表明,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____________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
(3)根据上述实验及生活常识,有关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吸烟可直接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 | B.吸烟可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
C.被动吸烟同样危害人体健康 | D.吸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表现 |
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
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能用眼仔细观察 |
B.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 |
C.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D.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
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 环境条件 |
1 |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2 |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
3 |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
4 |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
5 |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B.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C.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D.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
一天下课后,小明、小亮和小强正在争论。小明说:“种在肥沃的土壤中的种子容易发芽。”小亮说:“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的种子容易发芽。”小强说:“不管是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壤,种子都容易发芽。”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小明,小亮和小强利用100颗绿豆种子来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土壤(采自同一地点)分别装入A、B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步骤二:将100颗大小相近、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入两烧杯的土壤中。
步骤三:定期在A烧杯中浇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含植物所需的无机盐),在B烧杯中浇 。
步骤四:将两烧杯置于25℃的环境中,观察、记录。
(1)将步骤三补充完整________
(2)用100颗种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你认为,该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
(4)实验结果发现,不管浇水还是浇营养液,测量的数据基本相同,说明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步骤一:将等量的土壤(采自同一地点)分别装入A、B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步骤二:将100颗大小相近、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种入两烧杯的土壤中。
步骤三:定期在A烧杯中浇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含植物所需的无机盐),在B烧杯中浇 。
步骤四:将两烧杯置于25℃的环境中,观察、记录。
(1)将步骤三补充完整________
(2)用100颗种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你认为,该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
(4)实验结果发现,不管浇水还是浇营养液,测量的数据基本相同,说明植物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_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_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
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
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______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______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