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工程路线短,水质好
C.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
【小题2】“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  (   )
A.减少下游断流天B.减少黄河的含沙量C.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增加黄河的径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广泛热议。该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A.工程量小成本低B.减少水源损耗
C.方便沿途灌溉D.减少水污染
【小题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带来的影响有
A.有效控制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B.有利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C.增加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防洪压力D.提高西北地区农产品的产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湿度 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小题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济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下图为引黄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济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学者提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从雅鲁藏布江取水,以“山区打隧洞、平原开明渠”的方式,输水至我国西北地区。下图为“红旗河”调水工程设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平原开明渠”的主要好处是
A.减少工程量B.水量损失小
C.调节沿途气候D.减少水污染
【小题2】“红旗河”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哈密盆地的耕地面积增加
B.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发电量增加
C.塔里木河的洪涝灾害加剧
D.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加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泾水多泥沙,郑国渠(如下图)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战国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农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早  ②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开发
③关中地区社会稳定,没有战乱发生  ④兴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叙述错误的是
A.渠水可自流,增加灌溉面积B.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容易使河水不能入渠
C.减轻关中平原地区的洪水威胁D.地处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3年5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段,有万只崖沙燕在此筑巢育雏,为了保护这些崖沙燕,工程暂时停工,“停工护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华北平原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B.水生生物疯长
C.洪涝加剧D.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2】“停工护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分析图中黄河中游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3)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
(4)南水北调中线及东线工程调入地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区,评价其区位条件。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京杭运河(局部)流经地区和扬州区位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历史上京杭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方的经贸交流。图中_______(河流)是地理意义上的南、北方界线,它也是_______气候的北界。
(2)历史上的扬州得益京杭运河,曾是我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但清代中叶以后,由于_______和_______等原因,扬州城市发展缓慢。
(3)扬州市下属小城镇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长江对这些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等。
(4)现在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简述通水后对N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 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析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3)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