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貌成因是
A.断裂下陷 流水沉积 | B.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 |
C.断裂下陷 风力堆积 | D.地壳抬升 风力侵蚀 |
A.移民规模庞大 | B.海拔高,气温低,缺氧 |
C.隧洞深度大,线路长,施工难度大 | D.沿线穿越河流多,水系复杂 |
A.解决西安的水污染问题 |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 D.加剧关中平原土地盐碱化 |
材料一: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
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
(2)e、f两区域大致以 山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为 界。
(学法题)关键环节考核题:
区域特点和主导因素是区域问题分析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对其进行重点考查。
(3)就种植方式而言,b地以水田为主,c地以旱地为主,f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b、c之间以 一线作为分界线。
(4)不同区域粮食作物有所不同:b地以水稻为主,c地以冬小麦为主,d以 为主,g地以青稞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5)a、b、c、d四个区域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之处是 ,不利之处是 。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C.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
D.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材料三: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随着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缓缓开启闸门,清澈的汉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7)说明石家庄市水资源短缺的三条原因。
(8)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对石家庄市的三条有利影响。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 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输送到山东、河北东部及天津地区;中线工程从汉江的 调水,沿豫西南唐白河西侧,经 平原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
(2)简述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地理意义。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西段在新疆的 口岸,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接,南至 省。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而北)____河、____河、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线工程。
(3)中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区是(写简称)______、______、______、北京、天津。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写出2点)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如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藏水北调”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
B.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
C.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 |
D.大部分可以自流 |
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 |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
C.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
D.改善其航运条件 |

【小题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 B.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
C.全线可以自流引水 | D.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 保障城乡用水
C. 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 提高通航能力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占用耕地 B. 缩短输水路线
C. 减少渗漏和蒸发 D. 减轻土壤盐碱化
【小题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 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 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 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 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约1 00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
B.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
C.河水输入塞纳霍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 |
D.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
A.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
B.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
C.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
D.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17至2018年度供水工作于2017年10月19日启动。本次调水计划到2018年5月底前,向山东省供水10.88亿立方米。读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线路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 B.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
C.解决戊地的用水紧张问题 | D.实现丙至戊段自流引水 |
①地形复杂,工程量大,投资巨大②涉及大量移民问题
③枯水期调水过多可能会影响长江航运④可能引发长江流域生态危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A.导致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减少 | B.长江向海洋的输沙量增加 |
C.增加了甲地咸潮发生的可能性 | D.改变长江口外海洋的潮汐规律 |
我国北部地区分布着一半以上的耕地,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引发热议,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580亿立方米)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的灌区和牧场,建20万平方千米的绿洲,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早区的生态与环境,农业经济增加。该工程全长为6188km,主体工程投资约为4万亿,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解决1.5亿人就业。“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1)判断“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其理由。
(2)简述“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能遇到的困难。
(3)说明调水工程建成后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