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开始,咸海水位每年降低20 cm,于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至2007年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进行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下图所示的“北水南调”工程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实施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则面对的主要困难是    (  )
A.地形崎岖,难以施工
B.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C.人才短缺,技术困难
D.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小题2】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图示“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
A.增加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
B.增加咸海流域年降水量
C.减少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
D.减少额尔齐斯河上游水量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两岸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折射出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怎样以现代文明的技术和能力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开发和“申遗”工作,将是对全中国人民智慧的一大考验。
材料一: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如图甲),基本沿今京杭大运河路线北上,调水沿途要建梯级抽水站(见图乙),在经过黄河时要建设“穿黄工程”(见图丙)。

【小题1】请结合甲乙两图,说说在运河上修建闸坝和抽水站的作用。并分析说明建设经大型涵洞在黄河河床下输水的“穿黄工程”的理由。
【小题2】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的优缺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____________,c地位于____________流域。
(2)分析该输水干线调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输水路线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____________河段。
(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工程近期供水目标是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该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53.5%,耕地占35.2%。而在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4.4%,耕地占59.2%,水资源仅占14.7%。
据大河报报道:自古以来,长江和黄河各自奔流不息,互不相犯。昨日,随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的贯通,在黄河下30多米,一条长达4.25公里的隧洞打通,这意味着,2014年,长江水可以通过隧洞从黄河下面流过,给京津等缺水地区供应长江水。穿黄工程被誉为“高、精、尖、难、险”工程的化身,被称为“咽喉工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可资借鉴。在挖掘竖井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攻克了76.6米超深地下连续墙,解决了55米超深地基加固等技术难题,无论是大小还是深度,都属国内第一。
(1)南水北凋工程实现了长江、 、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联系,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2)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者考虑了地下隧洞和架空渡槽两种方案,最终选择了地下隧洞。请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方案
是否占空间
受自然因素影响程度
是否影响航运
成本高低
地下涵洞
 
 
 
 
架空渡槽
 
 
 
 
 
(3)南水北调的目的地之一是华北,华北的气候类型为 ,容易出现   旱,土地常会因为不合理灌溉而导致    ,请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中线调水工程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看,中线与东线调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除此之外,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4)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还必须同时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线路图。


材料二 北京南水北调与海水淡化对比

 

南水北调

海水淡化

取水口

湖北丹江口水库

河北曹妃甸

成 本

18元/立方米(2009年估算)

5元/立方米

工程线长度

全长1277千米

270千米

输水量

10.5亿立方米/年

3.7亿立方米/年

 

材料三 北京市年用水总量约36亿立方米,而本区拥有水资源量约为21亿立方米。

(1)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采取什么措施?
(2)请归纳南水北调对供水区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根据材料,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资料:自2003年底开工以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162米加高到176.6米,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因大坝加高需搬迁移民34.5万人。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整个工程对输水地和受水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输水地和受水地中任选其一,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正式放水。选择14时32分开,寓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长度1432公里。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哪些影响?
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其在向华北地区调水的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一江清水向北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正式通水,缓解沿线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人民群众将畅饮湖北丹江水库优质甘甜的清水。这项世界级的调水工程,汇聚了数十万建设者的汗水,凝结了几十万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小题2】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B.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