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西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的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西电东送工程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西电东送工程对能源的输出地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读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小题2】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有(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
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
C.配合“西气东输”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
下图为某企业空间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该企业空间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为发达国家 | B.该企业可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
C.乙国为发展中国家 | D.该企业可能为资源密集型产业 |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垒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主要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小题2】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后,对滇中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①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滇中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③滇中引水工程造成长江中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量减少④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

【小题1】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 )
A.滇中降水多且时空分布均匀,水土资源匹配好 |
B.金沙江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幅度较小 |
C.滇中区域是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
D.沿线地势较高,工程难度大,需要逐级提水 |
①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滇中地区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③滇中引水工程造成长江中下游径流量减少,导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量减少④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缩小东西部差距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5月21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从2018年起,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如下图所示)向中国供气。下列叙述,符合管道运输特点的是( )


A.占地少,灵活便捷 | B.成本高,效益好 |
C.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 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 |
二战后,全球范围内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已经完成3次,目前正处于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右图示意全球四次产业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4次才能得以承接产业转移,其最主要的原因
【小题2】目前由中国沿海等地迁回欧美的产业最可能是

【小题1】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经4次才能得以承接产业转移,其最主要的原因
A.劳动力素质和国家政策 | B.劳动力成本 | C.交通通达度 | D.市场需求 |
A.出口或代工产业 | B.资源导向型产业 | C.科研中心 | D.高端制造业 |
下面为我国广东、贵州两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A.西气东输 |
B.北煤南运 |
C.南磷北运 |
D.西电东送 |
A.发展高科技产业 |
B.减轻就业压力 |
C.降低城市化水平 |
D.改善生态环境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分析说明日本的产业转移会给我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为何世界IT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入驻成都高新区。
材料1: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大地震更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材料2:2013《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成都举行。这是《财富》论坛首次选择中国的西部城市——城市,也城市全球第12各举办这一经济盛会的城市。在成都,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英特尔、戴尔、BM、西门子、阿里巴巴……大批软件、通信、服务外包巨头在这里相互毗邻,全球软件业20强中有13家、服务外包20强中有5家已经进驻成都高新区。
(1)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2)分析说明日本的产业转移会给我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为何世界IT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入驻成都高新区。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下列“环渤海地区行业分工指数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小题2】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小题1】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天津 |
B.河北 |
C.山东 |
D.辽宁 |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